2014年8月17日 星期日

【雞湯】2013.11.25


我媽媽煮的雞湯很好喝。

家族裡有著關係很好的朋友,是一對長期在日本定居的夫婦。丈夫是台灣人,妻子是日本人,彼此感情一直很好。從一無所有開始,白手起家,胼手胝足,一起創建了公司,待部屬如家人。草創初期,十五疊大小的榻榻米拼成寓所,床單凌空拉起一隔,便成了夜晚安身之處,上與下之間的距離,也不過如此而已。老闆娘愛笑,愛兜轉,喜歡讓周圍的人都感覺妥貼自在,那是她的樂趣。老闆相較下安靜得多,很依賴妻子,在太太旁邊的時候,線條更顯柔和。


後來,老闆在壯年的時候生病過世了,才六十多歲。老闆娘還是很開朗,很愛笑,帶著孩子獨自撐起了家和公司。如今九十歲了,看上去好像才六七十歲一樣,說話有條有理,和依舊在的幽默感。前年拜訪,還神采奕奕地帶著全妝,穿長裙、拎小包、踩跟鞋,和孩子(說是孩子,也是我父親的年紀了)一同領著獨自去東京叨擾的我四處玩耍,走好多路,我都有些吃不消了,她總還不累,身子骨比我還健朗。

突然意識到,在另一半離世後,她又獨自生活了三十年。

爸媽感慨,差別大概在於吃吧。曾在台灣生活的丈夫,每每回台灣玩,總會回到當時還在的圓環夜市,大啖懷念的童年滋味。葷素不忌,冷熱不拘,不乾不淨,吃了安心。而妻子則是一旁看著,甚少動筷。似乎在日本的時候,尾口家的餐桌上也依舊維持著一台一日,各自表述的狀態。或許這些飲食習慣,多少影響了後來的結果?

朋友聽了這個故事之後,說:這事有解決的辦法,就是兩人都吃一樣的東西。無論最後如何,總能互相陪伴。我說:那如果兩人都一起倒下了怎麼辦?誰來照顧?對方回答:就算一起躺著,也是幸福。

想想周遭生活著的人們,出社會後,對吃這件事越來越使不上力,漸漸也越來越不上心。往往詢問起來,他們答得輕描淡寫,聽在我耳裡驚心。在家裡吃晚飯,捧著碗看著媽媽特地等我返家,再下鍋現炒專屬我一份的新鮮青蔬,旁邊總有四五樣菜,等著重新再暖起來,好來暖我的胃。

長越大越真心覺得,家裡菜,比什麼外食都好吃。後頭一鍋雞湯,有時配香菇、有時配蓮藕,夏天配竹筍冬天配山藥,蒲蒲蒲蒲滾動著,白氣蒸騰,看上去很寧靜。

這時候我會想起你。

希望有一天,可以一起喝雞湯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