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9月3日 星期三

【不見不散】2013.12.23


不見不散,這詞好陰。

今晚躺在床上看小說,是個時空背景架設在中國古代的偵探故事;說到不可解的事,加上死人,自然容易扯去神鬼精怪的範疇。其中一段解信的橋段,最後把字句一顆一顆拼湊出來,讀到最後四字不、見、不、散,悠悠晃晃慢條斯理,撞進眼睛打進腦海,兩頰後頸就一陣發涼爬挲而上。

忍不住查了典故,出處清代石玉昆《續小五義》第43回:「咱們兩個人死約會,不見不散,老西等候多時了。」就這麼一句被獨立揪出來瞧,也推敲不出所以;但看見前句又搭上死約會,約會就約會,用死來形容是有沒有必要這麼用力?總覺得用詞非得這麼重,才襯得上這個四字一組的詞一樣

看著這個詞,就會想到香港電影,裡面總有些女人,纖腰紅唇,煙視媚行,或是楚楚可憐像一汪清潭水,或大捲髮或直髮,梅艷芳和張曼玉是浮現的臉孔,可能溫婉也可能潑辣,都壓低聲音直揪著情人眼睛,柔柔淡淡吐出細不可聞卻絕無可能忽略的一句:我們,不見不散。這之後會是什麼故事你自己推敲,自然不是什麼陽光明媚的青春組曲。

我想是因為人類的執著斷難保持純粹無雜質的正念。一旦放入執念,難免染上晦暗色澤。抱柱之信的尾生與女子看上去不像是公開交往,七爺八爺也成了陰府的陰官差役,這股瀰漫的黑色溫馨,總以失去生命作為結束,沒一個得到善終。邪邪的美麗。

不見不散,即使水已滅頂仍舊心中默念,死咬著牙地風惻惻臉色也惻惻,憋緊的嘴角,倒像是微笑的樣子哪。


(圖為藝術家何云昌作品,抱柱之信。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